次韵王巩见赠

南都逢故人,共此一樽渌。 初来柳吹絮,再见风脱木。 我老欢意微,头垂腰背曲。 羡子方少年,健马走平陆。 狂歌手自拊,醉倒头相触。 人生比一瞬,世网张万目。 但取食场鸡,岂挂云飞鹄。 彭城久相迟,官舍虚东屋。 重阳试新酿,谓子当不速。 胡为听妇言,婉娈自相逐。 我舟得愁霖,牵挽脱坑谷。 风霜作初寒,病体欲生粟。 解子腰下龟,换酒不须赎。 照碧凝清光,相将饮萸菊。

译文:

在南都遇到了老朋友,我们一起举起这一杯美酒。 我刚来的时候,柳树枝头飘飞着柳絮;如今再次相见,秋风已吹落了树上的叶子。 我年纪大了,欢乐的兴致也渐渐淡薄,脑袋低垂,腰背都弯曲了。 真羡慕你正处在年少时光,就像一匹健壮的马在平坦的大地上飞驰。 你尽情高歌,还自己拍打着身体,喝醉了就相互碰头嬉笑。 人生就如同短暂的一瞬间,而世间的罗网却像张开的无数眼睛,处处束缚着人。 有些人只像那在食场觅食的鸡,只图眼前的安逸;哪里能和那在云端飞翔的天鹅相比呢。 我在彭城一直盼着你到来,官舍的东屋都空着等你来住。 重阳节时我准备了新酿的酒,心想你一定会不请自来。 可你为什么要听妻子的话,温柔缠绵地跟她相伴在一起呢? 我的船遭遇了连绵的秋雨,只能靠人牵挽才脱离了坑谷。 如今风霜带来了初冬的寒意,我这生病的身体冷得直起鸡皮疙瘩。 解下你腰间的龟符去换酒,不用想着再赎回它。 那酒在杯中泛着清澈的光,我们一起喝着酒,赏着茱萸和菊花。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