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天庆观

兴废不可必,冶城今静祠。 松声闻道路,竹色净轩墀。 江近风云改,亭深草木滋。 孤坟吊遗直,狂暗闵元规。

译文:

世事的兴衰成败难以预料啊,曾经繁华热闹的冶城,如今已变成了宁静的道观。 走在路上,都能听到松林在风中发出的声响;道观的轩廊台阶旁,翠竹的色泽清新,让周围都显得洁净。 因为临近长江,这里的风云变幻与别处不同;亭子深藏在道观之中,周边的草木生长得很是茂盛。 我凭吊着那座孤坟,缅怀那些正直敢言却遭遇不幸的前人;同时,也暗自悲叹像卞壸那样忠直却被误解的人(“狂暗闵元规”可能是借古人之事抒发对贤良蒙冤的感慨,这里的“元规”推测可能与卞壸等历史事件相关)。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