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 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 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 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 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 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 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 喜闻糟出瓮,屡问菊开花。 古井元依斗,丹砂旧养芽。 蚍蜉频上案,猿狖巧分樝。 客到扁舟远,年侵两鬓华。 心摇挂风旆,眼暗隔轻纱。 强拨横肱睡,来从插版衙。 隠居惭弃掷,胜地每咨嗟。 顽钝终何取,雕磨岂复加。 焦先夙所尚,圜舍恰如蜗。

译文:

我打算到向阳的山崖边享受温暖,于是新开辟了一条倾斜的石台阶。 谁能想到这竟是太守的住宅,分明就像是山野人家的居所。 我闲坐时收敛心神如同明镜,静静地观察着世间万物如细沙般变幻。 办公结束后常常处于寂寞之中,外界的事物却依旧喧闹不已。 在残缺的小径旁移栽松树来弥补空缺,用新种的竹子遮挡西斜的阳光。 云朵在后面的石础上升起,孤单的野鸭伴随着残留的晚霞。 为了排解烦闷我时常去寻找仙鹤,困了也任由乌鸦的叫声陪伴入眠。 高兴地听闻酒糟已经出瓮,还多次询问菊花是否已经开放。 古老的水井原本就对着北斗星,丹砂过去曾培育出幼芽。 蚂蚁频繁地爬上书桌,猿猴灵巧地分食着山楂。 客人乘船从远方到来,岁月流逝我的两鬓已经花白。 我的心就像随风飘动的旗帜一样摇摆不定,眼睛昏花仿佛隔着一层轻纱。 我勉强支撑着横起手臂入睡,还得来参加刻板的官府衙门之事。 我惭愧自己被弃置一旁过着隐居生活,面对这美好的地方常常感慨叹息。 我如此愚笨迟钝终究没什么可取之处,再怎么雕琢打磨也难以有所提高。 焦先一直是我所崇尚的人,他那小小的屋子就像蜗牛壳一样,我也向往这般的隐居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