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辙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其二 次韵子瞻与安节夜坐三首 其二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辙 少年高论苦峥嵘,老学寒蝉不复声。 目断家山空记路,手披禅册渐忘情。 功名久已知前错,婚嫁犹须毕此生。 家世读书难便废,漫留案上铁灯檠。 译文: 年少的时候,我喜欢高谈阔论,言辞激烈、见解不凡,常常为了观点争得面红耳赤。可如今上了年纪,就像那寒秋时节不再鸣叫的蝉一样,不再轻易发表言论了。 我极目远眺家乡的方向,故乡的模样在脑海中浮现,只记得回家的路,却无法回到那里。我手中翻阅着禅学的书籍,渐渐地让自己忘却尘世的烦恼和杂念。 对于功名,我早就明白以前追求它是个错误。人到中年,儿女的婚嫁之事还得在这辈子完成。 我们家世代以读书为传统,实在难以就这样轻易放弃。所以啊,我还是把那铁制的灯架留在书案上,让它继续陪伴我在书海之中。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