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感旧见寄

少年耽世味,徘徊不能去。 老来悟前非,尚愧昔游处。 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 我虽非君对,顾以兄弟同。 结发皆读书,明月入我牖。 纵横万余卷,临纸但挥手。 学成竟无用,掩卷空自疑。 却寻故山友,重赴幽居期。 秋风送余热,冉冉如人老。 衣裘当及时,田庐亦须早。 种竹竹生笋,种稻稻亦成。 浩歌归来曲,曲终有遗声。

译文:

年少的时候,我沉溺在世俗的各种趣味之中,在尘世里徘徊流连,难以抽身离去。 到了年老的时候,我才醒悟到从前的错误,至今想起曾经那些游玩处世的经历,心中仍然满是愧疚。 你的才华最为出众,就好像鹤行走在鸡群之中,显得那么超凡脱俗。我虽然和你没法相比,但我们毕竟是亲兄弟。 我们从年少时起就都热爱读书,明月常常照进我的窗户。我们纵情阅读了一万多卷书,提笔写作时潇洒自如,挥笔成章。 可是学业有成之后却没有施展的机会,合上书本,我只能独自满心疑惑。 于是我决定去寻找故乡的老友,再次赶赴隐居的约定。 秋风中还带着夏日残留的热气,缓缓散去,就如同人渐渐老去一样。 添衣保暖要赶在合适的时候,购置田产房屋也得趁早。 种下竹子,竹子就会长出竹笋;种下稻谷,稻谷也会有收成。 我高声唱起《归去来兮》的歌,歌声结束后,那悠扬的余音仿佛还在回荡。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