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温风吹破腊,留雪恼新春。 信逐残梅到,花从半夜匀。 旋消微覆瓦,狂下亦欺人。 压竹时闻落,埋萱久未伸。 山川蒙不解,楼观洗成新。 拥褐僧方睡,开门客屡嚬。 爨烟知岁稔,履迹笑吾贫。 畦冻初生韭,泥融正卖薪。 寒鱼争就汕,烛酒颇无巡。 预喜田宜麦,槃餐餠饵频。

译文:

温暖的春风吹散了腊月的寒意,可残留的积雪却来搅扰这新春的美好。 这雪仿佛是追随着残败的梅花而来,在半夜时分纷纷扬扬地飘落,像花儿一样均匀地洒下。 它很快就开始消融,只微微覆盖着瓦片;有时又疯狂地下着,仿佛在故意捉弄人。 积雪压在竹子上,不时能听到雪掉落的声音;萱草被雪掩埋,许久都没能伸展。 山川被雪笼罩着,好像还没从沉睡中苏醒;楼阁经雪的洗刷,变得焕然一新。 身披粗布僧衣的僧人正睡得香甜,而前来开门的客人却多次皱起了眉头。 看到炉灶里冒出的炊烟,就知道这一年会是个丰收年;再看看雪地上自己的脚印,只能自嘲自己的贫穷。 田畦里的泥土还冻着,韭菜却已开始生长;泥地开始融化,有人正忙着售卖柴薪。 寒冷中的鱼儿争着游向鱼梁,大家围坐在一起喝酒,都顾不上按次序轮流敬酒了。 我预先就为田地适宜种麦而感到欢喜,想着接下来餐桌上会常常有麦饼等美食。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