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昌清隠禅院

北风江上落潮痕,恨不乘舟便到门。 楼观飞翔山断际,松筠阴翳水来源。 升堂猿鸟晨窥坐,乞食帆樯莫绕村。 谁道溪岩许深处,一番行草认元昆。

译文:

北风在江面上吹拂,江潮退去留下了一道道痕迹,我心里直犯嘀咕,真遗憾没能立刻乘船直接抵达这清隐禅院的门前。 禅院的楼阁仿佛振翅欲飞,高高地矗立在那山峦断开之处,显得格外醒目;松树和竹子郁郁葱葱,枝叶繁茂,将那溪水的源头都遮蔽了起来。 清晨时分,我走进禅院的厅堂,猿猴和鸟儿好奇地跑来,偷偷窥视着静坐的我;傍晚时分,那些外出讨生活去乞食的船只,就像游子归乡,绕着村庄缓缓归来。 谁说这溪边的岩谷是那样幽深难寻呢?我在这儿看到了一些行草字迹,仔细辨认后发现,竟是我的兄长苏轼所写,这也让我确认了此地就是我要找的地方。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