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风雪

莫发鄡阳市,晓榜彭蠡口。 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 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 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 暗空转车毂,渌水起冈阜。 众帆落高张,断缆已不救。 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 老心畏波澜,归卧塞窗牖。 土囊一已发,万窍无不奏。 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 鼓钟相轰豗,戈甲互磨叩。 云霓黑旗展,林木万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拥军后。 或为羁雌吟,或作苍兕吼。 众音杂呼吸,异出殊圈臼。 中宵变凝冽,飞霰集粉糅。 萧骚蓬响干,晃荡窗光透。 坚凝忽成积,澎湃殊未究。 纻缟铺前洲,琼瑰琢遥岫。 山川莽同色,高下齐一覆。 渊深窜鱼鼈,野旷绝鸣污。 孤舟四邻断,余食数升糗。 寒虀仅盈盎,腊肉不满豆。 敝裘拥衾眠,微火拾薪构。 可怜道路穷,坐使妻子诟。 幽奇虽云极,岑寂顿未觏。 一年行将除,兹岁真浪受。 朝来阴云剥,林表红日漏。 风棱恬已收,江练平不绉。 两桨舞夷犹,连峰吐奇秀。 同行贺安稳,所识问癯瘦。 惊余空自怜,梦觉定真否。 春阳着城邑,屋瓦冻初溜。 艰难当有偿,烂熳醉醇酎。

译文:

傍晚时分,船从鄡阳镇出发,清晨就来到了彭蠡湖口。微风轻轻吹拂着人的衣裳,雾气缭绕在庐山的山巅。船夫放下船篙笑着说,这是风伯要显威的征兆。船桩还没来得及深深地打入水中,飞扬的沙石就突然疯狂地席卷起来。 黑暗的天空中,狂风如转动的车毂一般呼啸,碧绿的湖水涌起如山冈般的浪涛。众多船只的帆篷原本高高挂起,此时缆绳断裂已无法挽救。我乘坐的船往日稳如泰山,可在这天也不堪一击。我这年老的心害怕这汹涌的波澜,便回舱躺下,堵住窗户。 大风从山口一刮起,所有的孔窍都发出声响。起初怀疑是山丘崩裂,接着又担心是蛟龙和蜃怪在争斗。那声音像鼓钟相互轰鸣,又似戈甲相互摩擦碰撞。乌云像黑色的旗帜展开,树林如万弩齐发。风声如拖着柴草让人目眩神迷,又像整肃的军队在主帅身后行进。有时像失群的雌鸟哀吟,有时像凶猛的苍兕怒吼。各种声音夹杂着风声,不同的声响出自不同的地方。 半夜时分,天气变得格外寒冷,飞扬的霰雪如粉末般聚集。船篷被风吹得沙沙作响,窗外的光亮在晃动。很快,雪凝结堆积起来,而湖水的澎湃之势却还未停止。洁白的雪像苎麻和缟素铺满了前面的沙洲,又像美玉雕琢着远处的山峦。山川一片苍茫,高低之处都被雪覆盖。深渊里的鱼鳖都藏了起来,旷野中也听不到鸟的鸣叫。 孤零零的小船与四周隔绝,剩下的食物只有几升干粮。腌菜仅仅装满了一个罐子,腊肉还装不满一个食器。我裹着破旧的皮衣和被子睡觉,用拾来的柴草生起微弱的火。可怜这困窘的旅途,让妻子儿女也跟着抱怨。这景色虽然极为清幽奇异,但如此寂静的场景却让人一时难以适应。 一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真是白白地度过了。早晨,阴云渐渐散去,树林外透出了红日。风的凌厉之势已经收敛,江水如白练般平静,没有一丝褶皱。船桨轻快地划动,两岸连绵的山峰展现出奇异秀丽的景色。同行的人祝贺旅途安稳,相识的人询问我的身体状况。我从惊恐中回过神来,只能自我怜惜,梦醒之后还不确定这一切是否真实。 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城镇,屋瓦上的冰雪开始融化流淌。经历了这样的艰难,应该会有回报,我要痛饮美酒,尽情沉醉。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