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建用宣德西归

昔与君同巷,参差对柴荆。 艰难奉老母,弦歌教诸生。 藜藿饱臧获,布褐均弟兄。 贫贱理则穷,礼义日益明。 我亲本知道,家有月旦评。 逡巡户牖间,时闻叹息声。 善恶不可诬,孝弟神所听。 我见此家人,处约能和平。 它年彼君子,岂复地上行。 尔来三十年,遗语空自惊。 松阡映天末,苦泪缘冠缨。 子亲八十五,皤然老人星。 安舆及禄养,平反慰中情。 月俸虽不多,足备甘与轻。 今年复考课,得秩真代耕。 倚门老鹤望,策马飞鸿征。 归来岁云莫,手奉屠苏觥。 我诗不徒作,以遗乡党铭。

译文:

当年我和你住在同一条巷子里,两家的柴门相对错落。 生活艰难的时候,你侍奉着老母亲,还一边以弦歌为乐教授学生。 粗茶淡饭也能让奴仆吃饱,粗布短衣兄弟们也能平均分配。 虽然贫贱,物质上困窘到了极点,但礼义之道却日益显明。 我的父亲本就知晓大道,家中有公正的品评。 他在门窗间徘徊,时常能听到他的叹息声。 善与恶是无法被歪曲的,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行为连神明都会听闻。 我看到你们这一家人,处在困厄之中却能和睦平静。 那时我就想,未来你们家的君子,必定不会久居尘世。 从那以后过了三十年,当年的话语如今回想起来仍让我惊叹。 如今你父亲的坟茔在天边的松柏间若隐若现,我痛苦的泪水浸湿了冠缨。 你的母亲已经八十五岁了,白发苍苍如那老人星般慈祥。 你可以用安稳的车子奉养她,用俸禄让她生活富足,为官公正为百姓平反来慰藉她的心意。 每月的俸禄虽然不算多,但也足够准备甘甜美味的食物。 今年又到了考核政绩的时候,你获得了官职俸禄,这俸禄就如同代替耕种所得。 母亲在家中像老鹤一样倚门盼望,你却如飞鸿般策马远行。 等你归来时已经是年末了,你可以亲手捧着屠苏酒为母亲祝寿。 我写这首诗并非无意义之作,是要留给乡邻们铭记你们家的美德。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