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干三马

老马侧立鬃尾垂,御者高拱持青丝。 心知后马有争意,两耳微起如立锥。 中马直视翘右足,眼光未动心先驰。 仆夫旋作奔佚想,右手正控黄金羁。 雄姿骏发最后马,回身奋鬣真权奇。 圉人顿辔屹山立,未听决骤争雄雌。 物生先后亦偶尔,有心何者能忘之。 画师韩干岂知道,画马不独画马皮。 画出三马腹中事,似欲讥世人莫知。 伯时一见笑不语,告我韩干非画师。

译文:

那匹老马侧身站立着,鬃毛和尾巴都低垂着,驾车的人高高拱手,手里握着青色的缰绳。这老马心里明白后面的马有争抢的意图,两只耳朵微微竖起,就像直立的锥子一般。 中间的那匹马直直地朝前看,右蹄高高抬起,它的目光还未露出急切,可内心早已飞驰起来。牵马的仆人也随即有了马要奔跑逃脱的想法,右手紧紧地拉住黄金做的马笼头。 最有雄姿、最为骏逸的是最后一匹马,它回转身体,扬起鬃毛,真是奇特不凡。养马的人拉紧缰绳,像山一样稳稳站立,还没让它们撒开蹄子去一争雌雄。 万物诞生有先后顺序,这不过是偶然罢了,可只要有了心思,谁又能真的忘掉争胜之心呢。 画师韩干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他画马可不只是画马的皮毛。他画出了三匹马内心的想法,似乎是想要讥讽世人,没有人能真正懂得这其中的深意。 李公麟(字伯时)一看到这幅画就笑着不说话,他告诉我,韩干可不只是个普通的画师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