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泉诗

历山岩岩,虞舜宅焉。 虞舜徂矣,其神在天。 其德在人,其物在泉。 神不可亲,德用不知。 有冽斯泉,下民是祗。 泉流无疆,有永我思。 源发于山,施于北河。 播于中逵,汇为澄波。 有鳖与鱼,有菱与荷。 蕴毒是泄,污浊以流。 埃𡏖消亡,风火灭收。 丛木敷荣,劳者所休。 谁为旱灾,靡物不伤。 天地耗竭,泉亦沦亡。 民咸不宁,曰不享耶。 时雨既澍,百谷既登。 有流泫然,弥坎而升。 沟洫满盈,𫚥黾沸腾。 匪泉实来,帝实顾余。 执其羔豚,苹藻是菹。 帝今在堂,泉复如初。

译文:

历山高耸险峻,那是虞舜居住的地方。虞舜已经逝去,他的神灵在天上。他的德行留在人间,他的灵物化为了这泉水。神灵难以亲近,德行的作用也不易知晓。只有这清冽的泉水,让百姓们敬畏。 泉水流淌没有尽头,让我长久地思念。它从山中发源,流向北方的河流。在道路中间蔓延,汇聚成清澈的水波。水中有鳖和鱼,还有菱角与荷花。它能泄出毒物,让污浊流走。尘埃消散,风火平息。周围的树木繁荣生长,是劳作的人休息的地方。 当发生旱灾的时候,万物都受到伤害。天地间的生机耗尽,泉水也干涸消失。百姓们都不得安宁,疑惑是不是没有好好祭祀神灵。 等到及时雨降下,各种谷物丰收。泉水又泪汪汪地流淌,漫过坑坎而上升。沟渠都被填满,虾和蛙活跃起来。不是泉水自己回来了,是天帝眷顾我们。 人们拿着羊羔和小猪,把苹草和水藻切碎作为祭品。天帝如今就在神堂,泉水又恢复了当初的样子。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