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

大水蔑洲浦,牵挽无复施。 我舟恃长风,风止将安为。 塌然委积水,坐被弱缆维。 市井隔峰岭,食尽行将饥。 长啸呼风伯,厄穷岂不知。 蓬蓬起东南,旗尾西北驰。 所望乃大谬,开门讯舟师。 舟师掉头笑,沿溯要有时。 溯者不少息,沿者长嗟咨。 飘风不终日,急雨常相随。 雨止风亦止,条条弄清漪。 我言未见信,君行自见之。

译文:

大洪水淹没了江中的沙洲和岸边的水滨,想要拉纤前行也没办法施展了。我的船原本依靠着长风行驶,可如今风停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船软绵绵地停在积水中,只能被细细的缆绳系着。集市远隔着山峰峻岭,船上的食物快吃完了,要是再不走,马上就要挨饿了。 我仰起头大声呼喊风伯,你难道不知道我们现在正陷入困境吗?这时,东南方向呼呼地刮起了风,旗帜的尾巴朝着西北方向飘动。 我满心以为能借着这风继续前行,可结果却大错特错。我打开舱门询问船夫该怎么办。船夫掉过头来笑着说,顺流而下或者逆流而上都得看时机。 那些逆流而上的船只一刻也不敢停歇,而顺流而下的船只却常常因为没风而唉声叹气。狂风不会整天刮个不停,急雨也常常伴随着狂风而来。 等雨停了,风也会停下来,那时江面上就会泛起一道道清澈的涟漪。我说的话你现在可能不信,等你经历过就知道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