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僧法舟为其祖师宝月求塔铭于惠州还过高安送归

少年能讲大乘经,法施堂中不出扃。 为许先师传后世,径从西海集南溟。 忘身直犯黄茅瘴,满意初成白塔铭。 寄我泪痕归万里,遥知露滴涧松青。

译文:

法舟和尚年少的时候就能够讲解大乘佛教经典,在法施堂中潜心修行,从不轻易外出。 他为了能让先师的事迹和精神流传后世,从遥远的西方一路辗转来到南海之滨。 他不顾自身安危,直接闯入那充满黄茅瘴气的险恶之地,如今满心欢喜,终于完成了为先师撰写白塔铭的心愿。 他带着我饱含思念与感动的泪水踏上万里归途,我仿佛能遥想到那归途中,露珠滴落在山涧青松之上的清幽景象。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