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罢

逐客例幽忧,多年不洗沐。 予发栉无垢,身垢要须浴。 颠𬯀本天运,愤恨当谁复。 茅檐容病躯,稻饭饱枵腹。 形骸但癯瘁,气血尚丰足。 微阳阅九地,浮彩见双目。 枯槁如束薪,坚致比温玉。 长斋虽云净,阅月聊一沃。 石泉澣巾帨,土釜煮桃竹。 南窗日未移,困卧久弥熟。 华严有余帙,默坐心自读。 诸尘忽消尽,法界了无瞩。 恍如仰山翁,欲就沩叟卜。 犹恐堕声闻,大愿勤自督。

译文:

被贬逐的人照例都会幽闷忧愁,我多年都没有好好洗浴过了。 我的头发用梳子梳理时并没有多少污垢,但身上脏了还是需要好好洗个澡。 人生的困顿挫折本就是上天的安排,满心的愤恨又能向谁去诉说呢? 茅草屋檐下能容留我这病弱的身躯,糙米饭也能填饱我饥饿的肚子。 我的身体虽然消瘦憔悴,但气血还算充沛。 微弱的阳气仿佛能穿透地底深处,眼中还能看到世间的光影色彩。 我如今身形枯瘦得像捆扎起来的柴薪,不过身体还算结实,好似温润的美玉。 长期斋戒虽说能让身心清净,但隔上一个月也该好好洗一洗。 用山间石缝里流出的清泉洗涤巾帕,用土制的锅煮桃竹来增添洗浴的雅趣。 南窗下的日光还没移动位置,我就已困乏地躺下,睡得十分香甜。 还有没读完的《华严经》,我静静地坐着,用心去领会其中的含义。 忽然间,各种尘世的杂念都消散殆尽,整个法界在我眼中也仿佛空无一物。 恍惚间我好似成了仰山慧寂禅师,想要去请教沩山灵佑禅师。 可我又担心自己陷入声闻乘的小乘境界,还是要勤勉地督促自己发大愿。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