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其六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室,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颖悟,得报岂汝欺。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译文:

佛教的教义在中原地区传播开来,儒家学者却以谈论它为耻。 其实佛教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作用,它又哪里辜负了那个时代呢。 这个地方过去各种思想相互混杂,人们稀里糊涂的,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僧人。 僧人们经营生计、守着家室,这让人们对佛教产生了怀疑。 他们不明白酒肉穿肠不符合佛教戒律,又怎么能超脱生死轮回呢。 在吴地和闽地,佛教的影响力极其旺盛,佛事活动之多简直难以想象。 那里出生的孩子大多聪慧颖悟,这难道不是信奉佛教得到的果报吗,又怎么能说是欺骗人呢。 希望能让正确的佛法之眼,有机会出现照亮世间。 谁是城中的豪杰之士,就请勤奋地诵读我这首诗吧。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