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汝南

我昔还自南,从此适旧许。 再岁常杜门,壁观无与语。 何人自惊顾,未听即安处。 亟逃颍州籍,来贯汝南户。 妻孥不及将,童仆具樽俎。 身如孤栖鹊,夜起三绕树。 故人乐安生,风节似其父。 忻然暂一笑,舍我西南去。 去已还闭门,时作野田步。 萧条古僧舍,遗像得颜鲁。 精神凛如生,今昔吾与女。 已同羁穷厄,但脱生死怖。 幸世方和平,有土非寇虏。 春寒烧黄茅,昼饭煮青茹。 何必潩上田,幸此足粳稌。 归心念狂简,裁制时已莫。

译文:

我从前从南方归来,从这里前往旧日的许州。 两年来常常闭门不出,像面壁修行一样无人交谈。 不知何人自己惊惶四顾,没听我多说就选定了安身之处。 我赶忙从颍州户籍中迁出,来汝南落户。 妻子儿女来不及一起迁来,只有童仆准备了酒菜。 我就像一只孤单栖息的喜鹊,夜里起来多次绕着树飞旋。 老朋友喜欢安稳生活,他的风骨气节和他父亲很像。 他开心地冲我短暂一笑,就舍我向西南而去。 他走后我又闭门不出,有时去野田散步。 那萧条的古僧舍里,我见到了颜鲁公的遗像。 他的精神威严,就像还活着一样,如今和往昔,我就和他一样。 我和他同样遭遇穷困潦倒,只是摆脱了生死的恐惧。 幸好世道正和平,这里有土地也没有贼寇。 春寒时节焚烧黄茅,白天煮些野菜当饭。 何必非要潩水边上的田地呢,好在这儿也有足够的稻米。 回归故乡的念头总让我这个狂傲疏阔之人心动,但要有所作为时却已错过时机。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