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其八

苍然涧下松,不愿世雕刻。 斧斤百夫手,牵挽千牛力。 断成华屋柱,加以缀衣饰。 人心喜相贺,松心终自惜。

译文:

在那幽深的山涧之下,生长着一棵苍劲的松树。它本就不愿意被世人雕琢,保持着自己天然的姿态。 然而,百来个壮汉手持斧头,费尽力气地砍伐它;还动用了千头牛的力量,把它牵引拖拽出山。 这棵松树被截断后,做成了华丽房屋的柱子,还被装饰上各种华丽的衣饰。人们看到这场景,满心欢喜地相互庆贺,觉得它有了很好的归宿。 但只有这棵松树的内心,始终在暗自痛惜自己失去了原本的自由与天然,只能成为人类眼中的装饰和物品。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