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后望雪

秋雨仅熟禾,冬雪不揜块。 温风搜麦根,天意欲为害。 老农强推测,妄谓春当改。 三阳已换节,六出尚茫昧。 朝看扶桑暾,夜听土囊噫。 仓场久空竭,榆枣方伐卖。 丁夫病风热,孺子作疮疥。 无知此何辜,得罪彼有在。 造物伊谁憎,亦复自无奈。 慎勿翻雪海,冻馁无疆界。

译文:

秋天的雨仅仅让庄稼刚刚成熟,冬天的雪却连土块都遮盖不住。温暖的风不停地吹拂着麦苗的根部,老天这意思似乎是要降下灾祸。 老农民们勉强进行推测,胡乱地说着到了春天情况应当会改变。可如今三阳开泰,季节已然转换,那六角的雪花却依旧不见踪影。 早上看着太阳从扶桑升起,夜晚听着大风从土囊山口呼啸而来。粮仓早就空空如也,百姓们只能砍伐榆树和枣树去变卖。 壮劳力们患上了风热之病,小孩子身上长满了疮疥。这些无辜的百姓有什么过错呢?真正有罪的另有其人。 造物主到底憎恶谁呢?其实它自己也很无奈。只希望千万不要突然下起漫天大雪,让百姓们遭受无尽的饥寒交迫之苦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