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重阳酒

风前隔年曲,瓮里重阳酒。 适从台无餽,饮啜不濡口。 秋尝日已迫,收拾烦主妇。 仰空露成霜,搴庭菊将秀。 金微火犹壮,未可多覆篰。 唧唧候鸣声,涓涓报初溜。 轻巾漉糟脚,寒泉养罂缶。 谁来共嘉节,但约邻人父。 生理正艰难,一醉陶衰朽。 他年或丰余,此味恐无有。

译文:

在秋风中,摆放着隔年留下的酒曲,酒瓮里正在酝酿着重阳酒。 之前恰逢官府没有赏赐酒食,连口酒都没得喝。 秋天祭祀祖先的日子很快就要到了,这准备酿酒的事情就麻烦主妇去操办。 抬头看天空,露水已经凝结成霜,摘取庭院中即将盛开的菊花。 此时秋意渐浓但火气还旺,酒瓮不能过多地覆盖。 仔细聆听,能听到酒发酵时唧唧的声音,接着便有涓涓的酒液开始流出。 用轻薄的布巾过滤酒糟,再用寒冽的泉水来保养盛酒的罂缶。 到时候谁会来一起共度这美好的重阳佳节呢?只能约上邻家的老父亲。 如今生活生计正艰难,就借着这一醉来消解我这衰老疲惫的身心。 说不定哪一年生活富足有余了,可就再也喝不到现在这种饱含艰难滋味的酒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