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叹

武燕未远嗟谁识,赵董纷纷枉得名。 已矣孙陈旧人物,至今但数汉公卿。

译文:

这首诗大概意思是:像战国时期以勇力著称的武臣和燕国的豪杰那样的人物,时间过去不算太久远,可如今又有谁能真正了解他们、赏识他们呢?而像赵、董这样徒有虚名之辈却纷纷获得了名声,实在是白白地享有了声名,名不副实。往昔像孙陈这样的杰出人物都已经逝去了,成为了过往的历史。到如今,人们能提及、能记住的大概也只有汉朝那些有名的公卿大臣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武燕”结合语境推测可能是指战国时期武勇之人和燕国豪杰,“赵董”所指不明确,诗中未明确说明具体是谁,可能是当时一些被认为徒有虚名的人,“孙陈”也不清楚具体所指何人,或许是当时已不在世的贤才。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