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学士

西南自是贤俊府,衰老思归谩留许。 舂禾磨麦非平生,子孙便推我作古。 贤哉与可诗中杰,笔墨余功散缯楮。 南阳诸谢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 一时与我俱作客,白发苍颜愧非伍。 儒术真传汉太翁,风流未减晋诸庾。 两家尚有往还帖,旧集脱遗应可补。 明窗展卷清泪滴,恍然似与故人语。 欲锁空厨付长康,恐君讥我不与取。

译文:

西南之地本就是贤才俊杰汇聚的地方,我已衰老一心想着回归故乡,却只能暂且留在这里。舂谷子磨麦子这种农事本非我平生所好,可子孙们都认为我已年老无用。 贤能的文与可堪称诗坛中的杰出人物,他在作诗之余,笔墨功夫也十分了得,在丝绢和纸上留下诸多佳作。南阳谢家世代都有人才涌现,而这里对他们来说也并非故乡。 当时与我一同客居在此地,看着他们白发苍苍的模样,我自觉惭愧,不敢与他们为伍。他们传承着儒家学术,就像汉代的贤士;风度才情丝毫不逊色于晋代的庾氏家族。 两家至今还留存着一些往来的书信帖子,旧有的文集如果有遗漏,这些或许可以补充。在明亮的窗前展开书卷,我的清泪忍不住滴落,恍惚间仿佛在与故人交谈。 我本想把书卷锁在空厨之中,就像当年顾恺之藏画那样,但又怕你讥讽我舍不得把书卷给你。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