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筑南屋借功田家

先人敝庐寄西南,不归三纪今何堪。 卜营菟裘阅岁三,西成黍豆余石甔。 借功田家并镢杴,农事未起来不嫌。 并遣浮客从丁男,芒鞋秃巾短后衫。 杵声登登骇闾阎,期我一月久不厌。 我方穷困人所谙,有求不答心自甘。 一言见许不妄谈,饮汝信厚心怀惭。 晨炊暮饷增醯盐,归时不碍田与蚕。

译文:

我的父亲留下的破旧房屋在西南方向,我已经三十多年没回去了,如今想想怎么能忍受这种漂泊无依的状况。 我为了选择养老之地,已经花了三年时间来谋划。秋天收获的黍子和豆子,积攒下了好几石。 我向种田人家借劳动力来帮忙盖房,用他们的锄头和铁锹。现在农事还没忙起来,他们也不嫌弃我来打扰。 我还一并招呼那些外来的雇工和壮劳力们,他们脚穿草鞋,头戴秃巾,身穿短后衫。 打夯的声音“登登”作响,惊动了邻里。我预计一个月完成工程,他们一直帮忙也没有厌烦。 我如今的穷困状况大家都知道,平时有所请求却得不到回应,我自己也能坦然接受。 这次大家一口答应帮忙,没有半点推脱,他们对我如此厚待,让我心里满是惭愧。 我每天早晚都给他们准备饭菜,还添上醋和盐,希望他们回去后也不耽误自家的农活和养蚕的事。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