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筑南斋

我老不自量,筑室盈百间。 旧屋收半料,新材伐他山。 盎中粟将尽,橐中金亦殚。 凉风八月高,扶架起南边。 首成遗老斋,愿与客周旋。 古桧长百尺,翠竹森千竿。 隔城过清颍,有井皆甘泉。 平生隠居念,眷眷在山川。 谁言白发年,有作竟不然。 我本师瞿昙,所遇无不安。 诸子知我怀,勉更求榱椽。 堂成铺莞簟,无梦但安眠。

译文:

我年纪大了还自不量力,打算修筑上百间房屋。旧屋子拆下来的材料收集起来,只够新屋用料的一半,另一半新的木材则从别的山上砍伐而来。 装粮食的瓦罐里粮食快要吃完了,口袋里的钱也花光了。八月里凉风高高吹起,在南边的空地上开始搭建房屋的架子。 首先建成了给我这老人居住的屋子,我希望能在这里和客人友好地交往。屋子旁古老的桧树有百尺高,翠绿的竹子密密麻麻地挺立着有上千竿。 隔着城墙能望见清澈的颍水,这里的井里打出的水都是甘甜的泉水。我这一生一直都有隐居的念头,内心深深眷恋着山川自然。 谁说人到白发苍苍的年纪就不能有所作为呢,没想到我还能在这里建起屋子。我本来就以释迦牟尼为师,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安然处之。 我的孩子们理解我的心意,努力地去寻找建造房屋的椽子等材料。等到屋子全部建成,铺上蒲席,我就能没有烦恼,安然入睡啦。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