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道士

昔我迁龙川,不见平生人。 倾囊买破屋,风雨庇病身。 颀然一道士,野鹤堕鸡群。 飞鸣闾巷中,稍与季子亲。 刺口问生事,褰裳观运斤。 俯仰忽三年,愈久意愈真。 送我出重岭,长揖清江滨。 方营玉皇宫,栋宇期一新。 成功十年后,脱身走中原。 见公心自足,徒步非我勤。 我归客箕颍,昼日长掩关。 仆夫忽告我,门有万里宾。 问其所从来,笑指南天云。 心知故人到,惊喜不食言。 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顷田。 年年种麦禾,仅能免饥寒。 君来亦何为,助我耕且耘。 嗟古或有是,今世非所闻。

译文:

过去我被贬迁到龙川,在这里见不到我生平熟悉的人。我拿出所有的钱财买下一座破旧的屋子,好在风雨中庇护我这患病的身躯。 有一位身材修长的道士,就像一只野鹤落在了鸡群当中,显得格外出众。他在街巷中往来奔走,逐渐和我亲近起来。他急切地询问我的生活情况,还撩起衣裳观看工匠们劳作。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时间越久我们的情谊就越深厚。他送我离开重重山岭,在清江边上拱手与我作别。那时他正着手营建玉皇宫,希望能让宫殿的房屋焕然一新。他说等十年后工程完成,他就要离开这里前往中原。他说只要见到我心里就满足了,徒步远行对他来说不算辛苦。 我回到箕颍之地隐居,白天常常紧闭房门。有一天仆人忽然告诉我,门口来了一位从万里之外赶来的客人。我问客人从哪里来,他笑着指向南边天空的云彩。我心里知道是故人来了,又惊又喜,他果然没有食言。 我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只有二顷薄田。每年种些麦禾,仅仅能够免于饥寒。你大老远跑来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来帮我耕种田地吗?唉,这种事情在古代或许有过,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可是闻所未闻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