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雪二首 其二

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 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 黍酝盈瓢终寡味,石薪烘灶信奇功。 颇嫌半夜欺毛褐,却喜年来麦定丰。

译文:

在这个冬至佳节,我身处简陋狭窄的街巷里,氛围显得格外冷清。纷纷扬扬的雪花穿过窗户缝隙,带着凛冽的寒风一同闯入屋内。 我出门去迎接过往的客人,别人看到我这模样,可能会猜测我是不是生病了,但其实我身体并无大碍。回到家中,对着先师的牌位,我心中欢喜,就像颜回那样安贫乐道,家中虽常常空无所有,却也自得其乐。 用黍米酿成的酒装满了瓢,但喝起来终究觉得寡淡无味。不过用石头垒灶生火,这火倒实实在在地发挥了奇妙的功效,给这寒冷的屋子带来了些许温暖。 只是有些嫌弃这半夜的风雪,它似乎故意欺负我身上单薄的粗布衣服,让我寒意更甚。但转念一想,我又感到欣喜,因为这场雪预示着来年麦子一定会有好收成。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