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轩种山丹

淮阳千叶花,到此三百里。 城中众名园,栽接比桃李。 吾庐适新成,西有数畦地。 乘秋种山丹,得雨生可喜。 山丹非佳花,老圃有深意。 宿根已得土,绝品皆可寄。 明年春阳升,盈尺烂如绮。 居然盗天功,信矣斯人智。 根苗相因依,非真亦非伪。 客来但一笑,勿问所从致。

译文:

在淮阳有那千叶的山丹花,从那里到这里有三百里路程。在这城中众多有名的园子里,人们栽种和嫁接山丹花就像对待桃李一样普遍。 我的房屋刚刚建成,西边有几小块菜地。趁着秋天种下山丹花,得到雨水滋润后它们生长得很是喜人。 山丹花算不上是特别美好的花,但经验丰富的菜农却有他的深意。它的宿根已经在这土地扎根,那些绝好的品种都可以在这里寄托生长。 到了明年春天阳气上升,山丹花会长到一尺多高,花朵盛开像美丽的锦缎般绚烂。人们居然能像是盗取了上天的功劳一样种出这般美景,真让人相信人类的智慧啊。 根和苗相互依存,这既不是原本的自然之态,也并非虚假之物。客人来了只需微笑欣赏就好,不用问这花是从哪里得来的。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