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柳

我作新堂,中庭萧然,双柳对峙。 春阳既应,千条万叶,风濯雨洗。 如美妇人,正立栉发,发长至地。 微风徐来,掩冉相缪,乱而复理。 垂之为缨,绾之为结,屈伸如意。 燕雀翔舞,蜩蜇嘶鸣,不召而至。 清霜夜落,众叶如剪,颜色憔悴。 永愧松柏,岁寒不改,见叹夫子。 聊同渊明,攀条啸咏,得酒径醉。 一廛粗给,三黜不去,亦如展惠。

译文:

我建造了一座新的堂屋,庭院之中显得格外空旷,有两棵柳树相对挺立着。 春天的阳光应时而来,柳树枝条上长出了千条万缕的枝叶,它们在风雨中被洗涤得十分洁净。这两棵柳树就好像美丽的妇人,笔直地站立着梳理头发,那长长的头发一直垂到了地上。 微风缓缓吹来,柳树枝条轻柔摆动,相互缠绕在一起,看似杂乱却又能重新归整。下垂的柳枝就像是冠上的缨带,盘绕起来又如同打成的结,或屈或伸都十分自然随意。 燕子和麻雀在柳枝间飞舞嬉戏,蝉儿也在树上嘶鸣歌唱,它们不用召唤就自己来到了这里。 寒霜在夜里降临,柳树的叶子像是被剪刀剪断一样纷纷飘落,柳树的颜色也变得憔悴不堪。 我始终对松柏心怀愧疚,它们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模样,还曾被孔子赞叹。 我姑且像陶渊明一样,攀着柳枝放声长啸、吟诗咏唱,有酒喝就直接喝醉。 只要有一处居所勉强维持生活,即便多次被贬官也不离开,就像展禽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
关于作者
宋代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