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苏辙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其一○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其一○ 5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苏辙 吾兄昔在朝,屡欲请会稽。 誓将老阳羡,洞天隠苍崖。 时事乃大谬,宁复守此怀。 区区芥子中,岂有两须弥。 举眼即见兄,何者为别离。 尻舆驾神马,孰为策与羁。 弭节过蓬莱,海波看增亏。 译文: 我的兄长(苏轼)当年在朝廷任职的时候,屡次想要请求到会稽任职。他曾发誓要在阳羡养老,想隐居在那洞天福地的苍崖之间。 然而世事却与他的期望大相违背,他哪里还能坚守当初的这份情怀呢。小小的芥子之中,怎么可能容纳下两座须弥山呢(这里或许比喻现实条件不允许实现当初的理想)。 抬起眼就能见到兄长,那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别离呢。 我们如同以臀部为车舆,驾驭着神马,又有谁能来鞭策和束缚我们呢。 我们可以让车马缓缓前行经过蓬莱仙境,看着那大海的波涛时涨时落。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