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道中夜行阻风

欲泻悬河雨,先号拔木风。 问津尨吠处,觅路霓光中。 徒御忧群盗,儿童笑拙翁。 当知步兵哭,初不为途穷。

译文:

这首诗的意思是: 眼看那倾盆大雨即将如悬河之水般倾泻而下,狂风却率先呼啸着刮起,仿佛要拔起树木。 我在狗叫声此起彼伏的地方询问渡口在哪里,在霓虹闪烁的微光中艰难地寻找前行的道路。 驾车的仆人和随行的护卫都担忧着会遭遇一群盗贼,天真的儿童们却看着我这笨拙的老头而嬉笑。 人们应当明白,当年阮籍的痛哭,最初并不仅仅是因为走到了路的尽头啊。
关于作者
宋代邓忠臣

邓忠臣,字慎思,一字谨思,长沙(今属湖南)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开封府界提举司管勾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五年,为秘书省正字(《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六)。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权通判瀛州。六年为秘书省注《晋书》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四六四)。绍圣间入元祐党籍,出知汝州,以宫祠罢归。居玉池峰,号玉池先生。徽宗崇宁、大观间卒(《沅湘诗》卷二○)。有《玉池集》十二卷,已佚。事见《宋诗拾遗》卷九、清范能濬辑补《范忠宣集补编·覆忠宣公谥议》按语。 邓忠臣诗,《同文馆唱和诗》十卷中收有与余干、张耒、晁补之等人唱和诗,今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收录,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