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归行

儿归儿不归,朝为子母欢。 暮为禽鸟飞,故居不得返。 深林安可依,此身寂寞已如此。 我母在家应忆子,子今岂不思其亲。 空有旧心无旧身,儿归儿不归。 春已暮,朝多风,夕多雨。 山虽有泉陇有黍,儿寒有谁诉,儿饥与谁语。 万物卵翼皆相随,儿今不得儿子母。 儿归儿不归,年年三月种麻时。 此声烦且悲,闻昔一母生两儿。 于已所生独爱之,麻生指作还家期。 惟憎者来爱者去,物理反复不可知。 天公岂欲故如此,善恶报敏如埙箎。 至今哀怨留空山,长为鍳戒子母间。 岂独行客愁心颜,儿归摧痛伤心肝。

译文:

孩子啊,你到底回不回来呢?早上的时候,母子俩还能共享欢乐时光。可到了傍晚,你却像禽鸟一样远飞而去,连曾经居住的地方都没法再回来。 那幽深的树林怎么能作为长久的依靠呢?我如今形单影只,生活如此寂寞。我猜想母亲在家中一定时刻想念着我,而我又怎么会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呢?只是如今我空有过去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却没办法回到过去陪在母亲身边了。孩子啊,你到底回不回来呢? 春天已经快过去了,早上常常狂风呼啸,傍晚又总是阴雨连绵。山间虽然有泉水,田陇里也种着黍米,可我寒冷的时候能向谁倾诉,饥饿的时候又能和谁言语呢?世间万物都有父母的庇护和陪伴,可我如今却不能和母亲在一起。孩子啊,你到底回不回来呢?每年三月种麻的时候,我都会这样问。 这一声声的询问既烦乱又悲切。我听闻从前有一位母亲生了两个儿子,她只偏爱自己亲生的那个。她指着刚种下的麻说等麻长成就是回家的时候。她只盼着不喜欢的孩子离开,偏爱的孩子归来,这世事反复无常,真让人难以预料。 难道老天爷是故意要这样安排吗?善恶的报应本应像埙和箎一样和谐相应啊。直到如今,那哀怨的故事还留在空山中,长久以来都给母子之间提了个醒。这又何止是让远行的人愁容满面啊,孩子不能归来,真是让母亲肝肠寸断。
关于作者
宋代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