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康望夷门,驿舍犹六七。 我车嗟已劳,我马亦太逸。 朝来天色好,辉焕川上日。 郊原莽而苍,生意密如栉。 农飧颇顺适,昼气更盈溢。 抠衣就鞍鞯,前引以一卒。 驰提历湾纡,林木荣枣栗。 豁然就平旷,天壤合为一。 稍过王务陂,陂长水波濶。 惊风摇澎湃,凫鸭语啾唧。 却思在江湖,双𫇛更轻疾。 川陆虽不同,吾心两无必。 匆匆背乡井,琐琐干禄秩。 功名未及试,行役甘于蜜。 安得摆覉牵,优游老蓬荜。
至赵庄镇舍轿乘马二首 其一
译文:
从淮康城遥遥望着夷门,距离那里的驿站大概还有六七处。可叹我的马车已经疲惫不堪,我的马匹却太过安逸闲适。
早晨起来,天气格外晴朗,河川之上的太阳光芒四射,格外明亮。郊外的原野一片苍茫,生机勃勃的景象如同梳齿一般密密麻麻。农民们的餐食看起来也十分舒心惬意,白天的气息更是充满活力。
我提起衣服跨上马鞍,只有一名士卒在前面引路。我们骑马疾驰,经过了曲折蜿蜒的道路,路边的林木郁郁葱葱,枣树上和栗树上都满是生机。
突然眼前变得开阔平坦,天空和大地仿佛融合为一体。再往前走,经过了王务陂,这道陂堤很长,水面也十分宽阔。狂风呼啸,吹得水波澎湃汹涌,野鸭们叽叽喳喳地叫着。
这时我不禁想起在江湖之上的日子,那轻快的小船行驶起来更加敏捷。虽然水路和陆路的行程大不相同,但我的内心并不执着于某一种。
我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家乡,为了那微薄的官职俸禄奔波忙碌。可到现在功名还没有机会去实现,却甘愿忍受这一路的奔波之苦。
我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些束缚羁绊,悠闲自在地在简陋的茅屋中安度晚年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