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倦京国,春风常闭门。 叩门谁过我,云是竹王孙。 颀然八尺长,玉质文理温。 探之以群书,浩渺倾昆仑。 余波濯我热,挹取不计盆。 朝落清风窗,暮埽明月轩。 傲兀足真趣,不随车马喧。 动可与俱游,静可与忘言。 胡为舍我去,独指岷江源。 偪侧凤翔西,叠岭如骏奔。 滔滔蜀天漏,沉沉山月昏。 到官复何时,清秋禾黍翻。 冷局自少责,读书勿忘餐。 登临时自适,吟思搅乾坤。 鱼雁若可托,篇诗寄湘沅。
送元珍赴官合州
译文:
我长久漂泊在京城,早已感到疲倦,春风时节也常常闭门不出。
突然有人敲门,是谁来看望我呢?来人说自己是竹王孙(这里可能是指元珍,以竹喻人,赞美其高洁)。
他身材高大挺拔,足有八尺之长,气质温润如玉,举止文雅有内涵。
用各种书籍的学问去试探他,他的才学如昆仑山上浩渺的江河之水,奔涌而出。
他才学的余波都能洗去我心中的浮躁与烦恼,我汲取他的智慧,都顾不上计较能得到多少。
清晨,我们一起在清风拂面的窗前畅谈;傍晚,一同清扫洒满明月的轩廊。
他孤傲不俗,有着真正的生活情趣,不随波逐流,不被车马的喧嚣所干扰。
行动时,我们可以一起出游,享受世间的美景;安静时,我们可以相对无言,却心意相通。
可为什么他要离开我,独自前往岷江的源头(合州)呢?
从凤翔西边过去,道路狭窄难行,重重叠叠的山岭就像骏马奔腾一般。
蜀地的天空好像破了个洞,雨水滔滔不绝地下着,山间的月亮也被厚重的云层遮蔽,显得昏沉无光。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到任,大概到了清秋时节,田野里的禾黍已经翻滚着成熟的波浪了。
他所去的地方事务清闲,责任相对较少,希望他能好好读书,不要忘了吃饭。
闲暇时去登高望远,自得其乐,吟诗的思绪能搅动天地乾坤。
如果有鱼雁可以托付,希望他能把诗篇寄到湘沅之地给我。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