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三首 其一

愁云昏昏掩六月,电光霍霍盘四隅。 淮西一雨三昼夜,长澜积潦无处无。 试登高楼望四野,平田渺渺成江湖。 山源奔溢来处远,晨朝又报高丈余。 重𬮱闭筑仅自守,一带萦叠何其孤。 颓墙处处若山坏,百舍相望无完区。 辛勤买得稭一束,马饥况乏粟与刍。 三十年间走四方,始遭此厄真穷途。 跧居丘亭往来断,时起顾是青云衢。 如丝一罅见天面,顽阴复起相糢糊。 幽忧填胸不自遣,强扣瓦缶倾残壶。 醉中暂尔神气王,醒定更觉心摧枯。 城阴老蛙正逸乐,声如转轴相鸣呼。 强弓毒矢未易射,欲杀唯有企翁符。 吾家此去八十驿,愁来更展江湖图。

译文:

六月的天空被昏暗的愁云所笼罩,闪电如霍霍寒光在四周盘绕闪烁。淮西这地方一场雨一下就是三天三夜,到处都是又深又广的积水。 我试着登上高楼眺望四周原野,原本平坦的农田如今茫茫一片,都变成了湖泊和江河。山间源头的水流奔腾而下,来处极为遥远,清晨又传来消息说水位又涨了一丈多。 高大的城门紧闭,只能勉强自保,这一带的城墙蜿蜒曲折,显得那么孤单。到处都是颓塌的墙壁,就像山峦崩塌一般,方圆百里内看不到一处完好的地方。 辛辛苦苦才买到一小捆秸秆,可马又饿了,而且还缺少粟米和草料。三十年来我四处奔走,如今才遭遇这样的厄运,真是到了穷途末路。 我蜷缩在山丘上的亭子中,与外界的往来完全断绝,时不时起身望着那高远的仕途之路。天空中好不容易露出如丝线般的一丝光亮,见到了天空的模样,可那顽固的阴云又涌起,把天空遮蔽得模模糊糊。 忧愁烦闷填满了胸膛,自己却无法排遣,只能勉强敲着瓦盆,把残留在壶中的酒一饮而尽。醉了的时候暂时觉得神气昂扬,可清醒之后更觉得心像枯萎的草木一般。 城墙北面的老青蛙正享受着安乐,叫声就像转轴相互摩擦发出的声响。用强弓毒箭都不容易射中它们,想要除掉它们,恐怕只有借助道士的神符了。 我家距离这里有八十个驿站那么远,忧愁袭来时,我只能再展开那描绘江湖的地图,聊以慰藉。
关于作者
宋代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