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霖出群山,夜半击堤口。 水横溢陵阿,余波犹怒吼。 东村五百户,一塌如摧朽。 硉兀声如雷,牛马不及走。 壮者上枝柯,幼子浮罂缶。 惊逐吞天澜,儿犹闯其母。 旁人避形迹,睨视谁敢救。 冻馁何足言,余生岂能久。 人云淮西水,如此昔未有。 我生真厄穷,出与此灾偶。 晨兴得枯槎,泛若上牛斗。 独济恐难安,人危敢援手。
蔡州三首 其二
译文:
狂风裹挟着暴雨从群山间倾泄而出,在半夜时分猛烈地冲击着堤岸的豁口。洪水肆意横流,淹没了丘陵与山冈,那剩下的余波也还在愤怒地咆哮着。
东村有五百户人家,一下子就像腐朽的木头一样被冲垮了。房屋倒塌的声音像打雷一般,牛马都来不及逃跑。健壮的人爬到了树枝上躲避洪水,年幼的孩子只能趴在大腹小口的罂缶上漂浮在水面。孩子们惊恐地追逐着那仿佛要吞掉天空的巨大波浪,还在慌乱中寻找着自己的母亲。
周围的人都只顾着躲避洪水,远远地斜着眼睛看,却没有人敢去救援。受冻挨饿这些都不值得一提了,劫后余生的人又怎么能活得长久呢。
人们都说淮西发洪水,像这样的情况以前从来没有过。我这一生真是穷困又倒霉,偏偏遇上了这场灾难。
清晨起来,我找到了一根枯木当作木筏,坐着它就好像要漂到天上的牛宿和斗宿去一样。我独自求生都恐怕难以安稳,但看到别人处于危险之中,又怎么敢不伸出援手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