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绿涵天,群山霭而秀。 君行当何之,我谒惭已后。 轻舟翻然来,喜气泻襟袖。 问知道途远,惊我形容瘦。 骎骎光景驰,暮夜逐清昼。 嵩衡犹可秃,须鬓岂长茂。 惟其寸心在,皎日经宇宙。 持荪可相慰,不必倾醇酎。 君家多冠冕,煜煜五公胄。 声华满天都,名字在英彀。 登科况肩随,两纪词塲旧。 谁云班荆乐,却叹掺袪骤。 荆民日安堵,汉政多寛宥。 饮酒祝无何,千篇迟归奏。
同年兄袁思正江行相遇既别寓诗寄懐
译文:
楚地的江水碧绿,仿佛与天空相连,四周的群山云雾缭绕,显得格外秀丽。
你这一去将要到哪里去呢?我前去拜谒(相关人或地)都已经晚了,心中很是惭愧。
你的小船轻快地驶来,那满心的欢喜都从你的衣袖间流露出来。
你问我得知我这一路行程遥远,看到我形容消瘦而感到惊讶。
时光匆匆如骏马奔腾,黑夜紧接着白昼不断交替。
嵩山和衡山的树木都可能被砍秃,我们的须发又怎能一直浓密茂盛呢。
只要我们的赤诚之心还在,就如那皎洁的太阳照耀着天地。
手持香草就足以互相慰藉,不必非要痛饮美酒。
你家世代为官,人才辈出,是显赫的五公后裔,光彩照人。
你的声名和荣耀传遍了京都,名字被收录在杰出人才的名册之中。
你我又一同登科,在文坛上已经打拼了二十多年。
谁说在野外铺荆而坐交谈是快乐的呢,我却感叹我们刚相聚又匆匆分别。
荆州的百姓如今生活安定,地方的治理政策也多有宽厚之处。
让我们饮酒祈福,只愿一切顺遂,期待你能早日写出千篇佳作回来。
关于作者
宋代 • 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