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绘秘教九题 诗狂

岸帻都旁若,穷搜无遁形。 写嫌僧阁窄,吟怕酒船停。 绝顶寒曾上,闲门夜不扃。 兴阑犹拍髀,毫末视青冥。

译文:

这位写诗狂人把头巾掀起露出额头,一副旁若无人的模样,全身心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在脑海里穷尽搜索,任何灵感都逃不过他的捕捉。 他在僧阁里写诗,觉得僧阁空间太狭窄,根本容不下他那如泉涌般的诗意;他一边吟诗一边喝酒,生怕酒船停下不能及时添酒,影响了诗兴。 他为了寻找灵感,曾经登上寒冷的绝顶;夜晚回到家中,连门都不关上,或许还盼着能在宁静的夜色中收获新的灵感。 等到诗兴阑珊,他还兴奋地拍着大腿,似乎意犹未尽。在他眼里,那高远的青天也不过像毫毛的末梢一样渺小,可见他写诗时豪情万丈、意气风发。
关于作者
宋代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