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四首 其四

掉臂何妨入隠沦,高贤应总贵全真。 次山有以称聱叟,鲁望兼之传散人。 拂水远天孤榜晚,夹村微雨一犂春。 不知图画谁名手,状取江湖太古民。

译文:

随意洒脱地行走,又何妨投身隐居生活呢?那些高尚贤能的人,应该都看重保全本真的自我。 元结有理由被称作“聱叟”,陆龟蒙也兼具诸多特质而被称为“散人”。 远处的天空下,小船在水面上缓缓行驶,在傍晚的余晖中独自远去;村庄两旁,春雨微微洒落,农夫正赶着牛耕地,一片春耕的景象。 真不知道哪位技艺高超的画家,能够描绘出这般如远古时期般淳朴自在、生活在江湖间的百姓模样。
关于作者
宋代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