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济口舟行

环回几合似江干,刺眼诗幽尽状难。 沙嘴半平春晚湿,水痕无底照秋宽。 老霜蒲苇交千刃,怕雨凫鸥著一攒。 拟就孤峰寄蓑笠,旧乡渔业久凋残。

译文:

船儿在水面上迂回前行,这一路的景象好似来到了江畔一般。那眼前宛如诗画般清幽的景色,实在是太过迷人,用言语很难将它的美妙完整地描绘出来。 春天的傍晚,沙洲的尖端大半已被春水漫平,湿润润的。到了秋天,平静的水面宽广无垠,那水痕仿佛深得没有底一样,倒映着天空,显得更加开阔。 秋冬时节,经霜的蒲苇像千万把利刃般交错挺立。而那些害怕风雨的野鸭和鸥鸟,都紧紧地聚成了一团。 我真想在那孤峰之上寄放我的蓑衣和斗笠,从此隐居于此。只可惜,故乡的渔业早已衰败凋零,不复往日的生机了。
关于作者
宋代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