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三首 其三

皓然窗户晓来新,画轴碑厅绝点尘。 洛下高眠应有道,山阴清兴更无人。 寒连水石鸣渔墅,猛共松篁压寺邻。 酒渴已醒时味薄,独援诗笔得天真。

译文:

清晨时分,窗户外面一片洁白,像是崭新的世界,书房里的画轴和碑帖仿佛都一尘不染,洁净得如同被这白雪净化过一般。 在洛阳,像邵雍那样在雪中高卧的人或许深谙自然之道,能在这冰天雪地中体悟天地玄机;而在山阴,像王子猷那样乘兴访友的清雅兴致,如今更是无人能及。 寒冷的气息连着水边的石头,在渔舍旁发出声响,仿佛是雪与水石合奏的乐章;猛烈的风雪和松树、竹子相互挤压,连寺庙的周边也被这气势所笼罩。 我酒意已消,口中的滋味变得淡薄寡然。此时,我独自拿起诗笔,在这纯净的雪景中捕捉那不加雕琢的自然之美,寻得一份天真意趣。
关于作者
宋代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