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十韵

阊阖重门启,飞帘别馆深。 歊蒸全已却,雅兴可能任。 云起汾河咏,旌摇楚国心。 过箫添爽籁,拂野荡层阴。 夕劲淮阳桂,晨凄越鄂衾。 登高从落帽,安寝任吹襟。 珠网疏难掩,铜铸冷易侵。 急翻池上叶,遥送月前砧。 舞袖更回态,歌梁极绪音。 最怜雕鹗意,瞬息度千岑。

译文:

宫殿的重重大门缓缓开启,别馆中掌管风的飞帘神所在之处幽深静谧。 那闷热潮湿的暑气已经完全消散,如此高雅的兴致又有谁能承受得住呢。 这清风让人想起汉武帝在汾河上所作的诗篇,也让人如看到楚地飘扬的旌旗,心潮涌动。 清风吹过箫管,增添了清爽的声音,吹拂原野,驱散了层层的阴云。 傍晚时,它让淮阳的桂树更显劲挺;清晨时,又使越鄂之地的衾被透出丝丝凉意。 在这样的风中登高,人们可以像孟嘉一样任帽子被吹落;安睡时也任由清风拂动衣襟。 轻薄的蛛网吧,难以阻挡这清风;铜制的器物,在这风中也容易染上寒意。 它急速翻动着池水上的荷叶,远远地传送着月光下捣衣的声音。 舞者的衣袖在风中更添灵动之态,歌者的歌声在梁间余音袅袅。 最让人喜爱的是,这清风就像那雕鹗的心意,瞬间就能飞跃千座山峰。
关于作者
宋代刘筠

刘筠(九七一~一○三一),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授馆陶尉。五年,入为大理评事、秘阁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三)。景德元年(一○○四),为大名府观察判官。与修《册府元龟》,书成,转左正言、直史馆。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迁右司谏、知制诰(同上书卷八三),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徙陈州。还,知贡举,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天禧中为翰林学士。五年(一○二一),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同上书卷九七)。干兴元年(一○二二),迁给事中,复召为翰林学士。逾月,拜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九九)。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知颍州(同上书卷一○二)。四年,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同上书卷一○五)。六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九年卒(同上书卷一○六),年六十一。谥文恭。有《册府应言集》十卷、《荣遇集》十二卷、《肥川集》四卷、《表奏》六卷、《刀笔集》二卷等(《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宋史》卷三○五有传。 刘筠诗,今存《肥川小集》一卷,见《两宋名贤小集》。又《西昆酬唱集》收诗七十二首,多不见于《肥川小集》。今录《西昆酬唱集》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宛珠堂本为底本,录《肥川小集》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以前者为主,凡有重出则删后者,二书异文酌出校记。又从《会稽掇英总集》、《古今岁时杂咏》、《天台续集》等辑得诗二十二首,合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