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郡之初寻属愆亢有议举旧典取湫水征巫觋以致祷而涉旬靡应农事方急遣罢去越翊日渐获优洽

优诏将州任,视政才旬时。 田畯诉炎暵,坐虞多稼萎。 云将掉头去,波臣涸辙危。 行部殊未及,随车杳难期。 往惭神父化,徒令旱母嗤。 诸曹白事者,雩典举旧规。 郡北岐棘山,上有三湫池。 衙吏洁斋往,汲水置缥瓷。 朝服领巫觋,诘旦迓诸岐。 舁以结彩舆,奉以五龙祠。 自是率宾介,寅午款于斯。 纷敷荐楮镪,浸渍洒杨枝。 瓦𬬻松香髓,匏樽黍酌醨。 四壁绘神变,正筵塑灵仪。 悕若叶公牖,怪甚葛仙陂。 老觋十数辈,勃屑头如魌。 童巫及伶倡,貌寝语喽囇。 但多瓮盎质,曾乏婉娈姿。 交手操铃拂,合噪屡僛僛。 喧尘著蓬发,秽汗落粉颐。 一问且一呕,掩鼻以帨褵。 朝𬯀蔚旋败,成震巽散之。 巽风暮欲息,窍行呼复来。 慢黩固已甚,诞妄相凭随。 如是者浃日,仅得沾服滋。 嗟予政无状,百拜胡敢辞。 矧夫民习俗,姑用慰赍咨。 抑闻古人言,天鉴本无私。 神道贵得一,何乃托邪师。 遽俾送湫勺,撤役勤蠒丝。 申明恤刑诏,梃重舍轻疑。 从此四三日,油霈洽封圻。 又闻尧汤世,水旱轸君慈。 振救自有术,敛散适所宜。 元元无菜色,九载尚熙熙。 周礼地官职,皇舞虽有祈。 道经莅天下,伤民诚弗为。 惟神禀聪正,远鬼务肃祗。 愿守有常德,可戒兴妖思。

译文:

### 开头部分翻译 我刚到郡里任职不久,就遇上大旱。有人提议按照旧例,去水潭取水,征召巫师来祈祷降雨。然而过了十多天,一点效果都没有。当时农事正紧张,我便把这些活动都停了。到了第二天,渐渐就获得了充沛的雨水。 ### 诗歌正文翻译 我带着皇帝的优待诏书来此担任州职,处理政务才刚十天。农夫们来诉说天气炎热干旱,我很担心庄稼会枯萎。云彩仿佛掉头离去,河神也处于干涸的困境。我巡视辖境还没来得及,也难以期盼能有及时雨随车而来。我惭愧自己没有像贤明的官员那样施化于民,只能徒然被旱神嘲笑。 各个部门报告事务的人,提出要按照旧的规矩举行求雨的仪式。郡城北面的岐棘山,上面有三个水潭。衙门的官吏斋戒沐浴后前往,把水取来放在淡青色的瓷瓶里。我穿着朝服带领着巫师,第二天清晨到岐地迎接。把水抬到装饰着彩绸的轿子里,供奉到五龙祠中。从那以后,我带着宾客和属官,在寅时和午时到这里虔诚祭拜。 我们纷纷献上纸钱,用杨枝蘸着水洒向四周。瓦炉里烧着松脂香,匏樽中盛着稀薄的黍酒。祠堂四壁画着神的各种变化,正座上塑着神灵的模样。这里像叶公画龙的窗户那样奇异,比葛仙陂的景象还要怪异。有十几个老巫师,脚步蹒跚,脑袋像鬼怪一样。年轻的巫师和伶人,容貌丑陋,言语含糊不清。他们大多形象粗笨,毫无柔美姿态。他们双手拿着铃铛和拂尘,一起喧闹着,身体摇摇晃晃。飞扬的尘土落在蓬乱的头发上,肮脏的汗水滴落在涂粉的脸颊上。我问他们一次就忍不住呕吐一次,只能用佩巾掩住鼻子。 早上出现的云很快就消散了,雷声和闪电也很快消失。傍晚时风快要停了,可一会儿又呼呼地刮起来。这种亵渎神灵的行为已经很过分了,还充斥着荒诞虚妄的现象。像这样过了十天,才仅仅得到了一点滋润。 我感叹自己治理政务没有成效,即便多次跪拜谢罪又怎敢推辞。况且百姓有这样的习俗,姑且用这种方式来安慰他们的忧虑。我还听说古人说过,上天的鉴察本来是没有偏私的。神灵之道贵在纯正专一,为什么要依靠那些邪妄的巫师呢? 我马上让人把水潭里取来的水送回去,停止这些劳民的仪式。我还申明了体恤刑罚的诏书,对罪行重的严肃处理,对有疑问的轻罪适当宽恕。从这之后的三四天,充沛的雨水滋润了整个辖区。 我又听说在尧和汤的时代,虽然也有水灾和旱灾,但君主心怀慈爱。他们自有赈济救援的办法,物资的征收和发放都很恰当。百姓们没有饥饿的面色,即使经历九年灾荒依然生活安乐。《周礼》中地官的职责里,虽然有皇舞求雨的仪式,但道家主张治理天下,伤害百姓的事实在不能做。希望神灵秉持聪慧公正,远离鬼怪,严肃恭敬。愿神灵能保持常有的美德,戒除引发妖异的念头。
关于作者
宋代刘筠

刘筠(九七一~一○三一),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授馆陶尉。五年,入为大理评事、秘阁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三)。景德元年(一○○四),为大名府观察判官。与修《册府元龟》,书成,转左正言、直史馆。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迁右司谏、知制诰(同上书卷八三),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徙陈州。还,知贡举,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天禧中为翰林学士。五年(一○二一),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同上书卷九七)。干兴元年(一○二二),迁给事中,复召为翰林学士。逾月,拜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九九)。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知颍州(同上书卷一○二)。四年,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同上书卷一○五)。六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九年卒(同上书卷一○六),年六十一。谥文恭。有《册府应言集》十卷、《荣遇集》十二卷、《肥川集》四卷、《表奏》六卷、《刀笔集》二卷等(《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宋史》卷三○五有传。 刘筠诗,今存《肥川小集》一卷,见《两宋名贤小集》。又《西昆酬唱集》收诗七十二首,多不见于《肥川小集》。今录《西昆酬唱集》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宛珠堂本为底本,录《肥川小集》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以前者为主,凡有重出则删后者,二书异文酌出校记。又从《会稽掇英总集》、《古今岁时杂咏》、《天台续集》等辑得诗二十二首,合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