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图标清馆,紫诏戒鲰臣。 祗祓先三日,精明奉列真。 缇帷严宴室,琅菜盛齑珍。 鹄浴薰汤洁,龟存踵息匀。 金胥传漏箭,云襡换朝绅。 霞接浮丘袂,星瞻太乙神。 九光龙檠密,百和鹊罇新。 磬度松间籁,歌飘海底尘。 中天鸣素瑟,五鼓下琼轮。 祝册精衷道,沈榆拜席陈。 殿趋凫舄急,廊转羽旋频。 荐币冰纹滑,升樽玉液醇。 楼居排逈汉,歘驾返清晨。 习习灵风远,欣欣瑞木春。 祥氛披辇道,迟景上城𬮱。 宣室如垂问,鸿禧永庇民。
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
译文:
皇帝的黄纸诏书指明了这清净的道观,紫色诏书告诫我这小臣。
我提前三天进行斋戒洁身,以纯净的心意敬奉诸位神仙。
红色的帷幕将宴室装点得庄严肃穆,精美的菜肴摆满了珍馐盛盘。
天鹅在薰香的热水中洗浴,洁净无比,就像那长寿的龟一样呼吸均匀。
掌管时间的官员传递着计时的漏箭,大臣们换上朝服准备祭祀。
我仿佛看到仙人浮丘公衣袖飘飘,如彩霞般绚烂,虔诚地瞻望那太乙尊神,宛如星辰闪耀。
九龙灯架上灯光闪耀,散发着九种光彩,新的鹊形酒樽里盛满了百和香酒。
磬声伴随着松间的风声,歌声仿佛能飘到海底扬起尘埃。
在天空中响起了清幽的瑟声,五更时分,仙车仿佛从天上降下。
我手持祝册,倾诉着内心的真诚,在铺着沈榆的拜席前虔诚礼拜。
在殿中我脚步匆匆,就像穿着仙鞋的人一样急切,在回廊里频繁转身,衣上羽饰随之转动。
献上的玉币如冰纹般光滑,举起的酒樽中玉液香醇。
这道观高耸,仿佛与遥远的天河相连,祭祀结束,转眼间清晨已至。
轻柔的灵风悠悠远去,祥瑞的树木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吉祥的氛围笼罩着帝王车驾经过的道路,温暖的阳光洒在上城的城门上。
倘若皇帝垂问此次祭祀之事,我希望这宏大的福祉能永远庇护百姓。
关于作者
宋代 • 刘筠
刘筠(九七一~一○三一),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授馆陶尉。五年,入为大理评事、秘阁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三)。景德元年(一○○四),为大名府观察判官。与修《册府元龟》,书成,转左正言、直史馆。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迁右司谏、知制诰(同上书卷八三),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徙陈州。还,知贡举,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天禧中为翰林学士。五年(一○二一),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同上书卷九七)。干兴元年(一○二二),迁给事中,复召为翰林学士。逾月,拜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九九)。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知颍州(同上书卷一○二)。四年,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同上书卷一○五)。六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九年卒(同上书卷一○六),年六十一。谥文恭。有《册府应言集》十卷、《荣遇集》十二卷、《肥川集》四卷、《表奏》六卷、《刀笔集》二卷等(《郡斋读书志》卷一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宋史》卷三○五有传。 刘筠诗,今存《肥川小集》一卷,见《两宋名贤小集》。又《西昆酬唱集》收诗七十二首,多不见于《肥川小集》。今录《西昆酬唱集》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宛珠堂本为底本,录《肥川小集》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以前者为主,凡有重出则删后者,二书异文酌出校记。又从《会稽掇英总集》、《古今岁时杂咏》、《天台续集》等辑得诗二十二首,合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