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无咎大砚

玄玉琢为池,潭潭可容尺。 圆侵震泽璞,润带端溪色。 麟台讐书御史孙,挥毫应敌妙语言。 滔滔百丈洪河翻,助宝以泓还骏奔。 君王侧席明光殿,直言傥有公卿荐。 区区边计不须陈,亦论皇王继家传。

译文:

这方大砚台呀,是用黑玉雕琢成砚池,那砚池深深的,足足可以容纳一尺之宽。它圆润的样子好似取自震泽的美玉,温润的色泽带着端溪名砚的光彩。 这砚台的主人是御史的后代,任职于麟台负责校勘书籍,他挥笔书写时应对自如,言辞精妙。他的才思如同滔滔不绝的百丈洪河在翻腾涌动,而这方砚台就像给予他力量的一泓清泉,助力他文思如骏马奔腾。 如今君王在明光殿急切地盼望着贤才,倘若有公卿举荐他能直言进谏。他就不用再去陈说那些琐碎的边疆计策,而是可以去论述皇王的传承家史呢。
关于作者
宋代孔武仲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为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历集贤校理,著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复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著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𨗨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为《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为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