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祠先农道中

更阑烛花低,呼童起视夜。 问夜如何其,露落月未谢。 皇帝共神明,朝燕或为罢。 多仪礼有敬,少怠刑无赦。 今兹先农飨,上意在耕稼。 驾言投明起,不敢私安暇。 马蹄踏冰雪,雾露湿鞍马。 寒林月中影,十里开图画。 灯火望坛场,冠裳出次舍。 锵洋响金石,馨香纷彝斝。 百年礼乐中,万事无杂霸。 昏冥久尘土,今日闻韶夏。 心知至诚通,自可膏泽下。 清风吹菽麦,绿阴密桑柘。 人家实仓廪,得以时婚嫁。 四夷共安富,兵偃祭类祃。 山川百神宁,天子乐无假。 敢后秋冬报,还见击鼓御。 顾予真缺然,何以补漏罅。 尚堪逐农樵,击壤歌圣化。

译文:

夜深了,蜡烛的火苗越来越低,我呼唤童仆起来看看夜色如何。 我问现在是什么时辰,童仆说露水已落,月亮还高悬未隐。 皇帝和神明同在,或许会因为这次祭祀而停止早朝宴饮。 祭祀礼仪繁复,必须心怀敬意,稍有懈怠便会受到刑罚绝不宽赦。 如今要去祭祀先农神,皇上的心意在于鼓励农耕。 我赶紧起身,不敢贪图片刻的安逸闲暇。 马蹄踏在冰雪之上,雾露打湿了马鞍和马匹。 寒冷树林在月光下的影子,就像十里长的精美画卷。 远远望见坛场闪烁着灯火,祭祀的官员们穿着礼服从临时住所出来。 钟磬等金石乐器发出铿锵响亮的声音,祭祀的美酒散发出阵阵香气。 国家长久处在礼乐制度的熏陶之中,一切事务都不掺杂霸道之术。 我长久在尘世中昏昏沉沉,今日终于听到了像《韶》《夏》那样美好的音乐。 我心中明白只要怀着至诚之心,神明定会降下恩泽。 清风吹拂着菽麦,桑柘树的绿阴变得浓密。 家家户户的粮仓都装满粮食,人们能够按时婚嫁。 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安居乐业,战争平息,不再需要祭祀战神。 山川百神都安宁祥和,天子也尽享欢乐。 我怎敢不参与秋冬的祭祀回报神明,还能看到人们击鼓迎神的热闹场景。 只是我实在才德欠缺,不知道该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 但我还可以追随农夫樵夫,一边击壤一边歌颂圣明的教化。
关于作者
宋代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