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尽骊龙凿尽鲵,明珠未出价犹低。 晋人已觉蟛蜞误,汉客仍从豹鼠跻。 到底错薪须刈楚,从来得兔要忘蹄。 他时若缀三经后,五色云中有紫霓。
尔雅新义成查许国以诗见惠依韵答之二首 其二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抒情之作,而是具有一定学术、哲理意味的酬答诗。下面是逐句翻译:
### 首联
“探尽骊龙凿尽鲵,明珠未出价犹低。”
我就像去探寻骊龙、挖掘大鲵一样,竭尽全力地钻研学问,试图获取那如同骊龙之珠般的真知灼见。然而,即便我付出了这么多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就好像还没被人认可的明珠,价值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价格还是很低。
### 颔联
“晋人已觉蟛蜞误,汉客仍从豹鼠跻。”
晋朝的人已经意识到把蟛蜞当成螃蟹是一种错误(晋人曾把小蟹蟛蜞误认成螃蟹),可还是有人如同汉朝的人将豹鼠当成好东西一样,凭借着一些并不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去获取高位。这里是说有些人没有真正的学识却能得到认可和提升。
### 颈联
“到底错薪须刈楚,从来得兔要忘蹄。”
说到底,要整理柴草就必须去割取荆条(“错薪”是杂乱的柴草,“楚”指荆条,在古代割取荆条用来做柴是比较合适的),这意味着做事情要抓住关键。就像捕捉到兔子之后就可以忘掉用来捕兔的工具蹄网一样,做学问达到目的之后,那些辅助的方法、手段就不必过于执着了,应该关注更核心的知识和成果。
### 尾联
“他时若缀三经后,五色云中有紫霓。”
将来如果我的这部《尔雅新义》能够附在儒家三部经典(“三经”)之后流传下去,那时候就好像在五彩云霞之中出现了紫色的霓虹,意味着我的著作会大放光彩,取得很高的成就和地位。
关于作者
宋代 • 陆佃
陆佃(一○四二~一一○二),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授蔡州推官。初置五路学,选为郓州教授。召补国子监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元丰定官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立,迁吏部侍郎,徙礼部。以龙图阁待制知颍州,徙知邓州。元祐七年(一○九二),知江宁府(《景定建康志》卷一三)。绍圣初知泰州,改海州,移蔡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除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尚书左丞(《宋史·宰辅表》三)。崇宁元年,出知亳州(《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数月卒,年六十一。赠太师、楚国公(《渭南文集》卷三四《陆郎中墓志铭》)。有《陶山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并有《尔雅新义》、《埤雅》传世。《宋史》卷三四三有传。陆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三卷)为底本。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