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田虎通判兼呈品防签判四首 其一

楚尾秦头俗久移,丰穰仍值太平时。 渚花尽日临书幌,潭菊如今在酒巵。 十里麝香行驿近,三竿红日坐厅迟。 爱君古锦囊中句,不负文忠国士知。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此地处于楚地的尾部、秦地的头部,当地的风俗历经长久岁月已然改变,而且如今正值丰收之年,又赶上太平盛世。 江渚上的花朵整日静静地面对着书房的帷幔,潭边的菊花如今已被采来浸在酒杯之中。 沿着驿道前行,十里之内都能闻到麝香般的香气,红日已经升起三竿高了,官员才慢悠悠地去厅堂办公。 我喜爱您锦囊中那些如古人般优美的诗句,您确实没有辜负当年文忠公(可能指欧阳修)把您当作国士的赏识啊。
关于作者
宋代陆佃

陆佃(一○四二~一一○二),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授蔡州推官。初置五路学,选为郓州教授。召补国子监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元丰定官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立,迁吏部侍郎,徙礼部。以龙图阁待制知颍州,徙知邓州。元祐七年(一○九二),知江宁府(《景定建康志》卷一三)。绍圣初知泰州,改海州,移蔡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除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尚书左丞(《宋史·宰辅表》三)。崇宁元年,出知亳州(《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数月卒,年六十一。赠太师、楚国公(《渭南文集》卷三四《陆郎中墓志铭》)。有《陶山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并有《尔雅新义》、《埤雅》传世。《宋史》卷三四三有传。陆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三卷)为底本。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