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康公挽歌词三首 其一

熙宁初见筑隄沙,曾与千官听白麻。 常棣行中排宰相,梧桐名上识韩家。 平生事业留青史,一夜尘埃暗碧纱。 闻说手栽桃李在,春来应有万株花。

译文:

熙宁年间,我初次见到修筑堤坝的场景,那时我还和众多官员一起聆听皇帝的诏书。 在朝堂上,韩康公位列宰相之位,就像常棣并排生长那样荣耀,声名显赫,人们从“梧桐”的典故中知晓韩氏家族的威名(“梧桐”可能暗指韩氏家族的荣耀门第,有特定的文化象征)。 他这一生所成就的事业,都将永远记载在青史之上,可一夜之间,他溘然长逝,这就如同尘埃突然蒙住了碧纱,令人感到无尽的惋惜和哀伤。 我听闻他亲手栽培的门生众多,就像那亲手种下的桃李一般,等到春天来临的时候,想必会有万株繁花盛开,象征着他培育的人才会绽放光彩。
关于作者
宋代陆佃

陆佃(一○四二~一一○二),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授蔡州推官。初置五路学,选为郓州教授。召补国子监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元丰定官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立,迁吏部侍郎,徙礼部。以龙图阁待制知颍州,徙知邓州。元祐七年(一○九二),知江宁府(《景定建康志》卷一三)。绍圣初知泰州,改海州,移蔡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除中大夫、尚书右丞,转尚书左丞(《宋史·宰辅表》三)。崇宁元年,出知亳州(《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数月卒,年六十一。赠太师、楚国公(《渭南文集》卷三四《陆郎中墓志铭》)。有《陶山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并有《尔雅新义》、《埤雅》传世。《宋史》卷三四三有传。陆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三卷)为底本。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