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咏真洞赠陶道人

渊明骨已朽,陈迹尚可求。 我复识其孙,长鬣青两眸。 相去仅千载,犹能继风流。 寄迹黄冠中,神姿邈清修。 相携行洞天,暝色蔼已浮。 松寒语栖鹤,潭静眠苍虬。 兰膏照深夜,风磬鸣重楼。 吾庐閟三峡,清净亦此侔。 何时驾鹿车,访我西林丘。

译文:

陶渊明的身躯早已腐朽化作尘土,然而他留下的那些过往踪迹还能找寻得到。我有幸结识了他的后人,这位陶道人长着长长的胡须,一双眼睛碧绿有神。 虽然距离陶渊明的时代仅仅过了一千年,但他的后人依然能够传承先辈的那份风流气质。陶道人寄身于道士之中,他的神情姿态超凡脱俗,有着高尚的修养。 我和他携手一同走进这洞天福地,此时暮色已经渐渐弥漫开来。寒冷的松枝上,栖息的仙鹤相互低语;平静的水潭里,仿佛有青色的蛟龙在沉睡。 夜晚,我们点起灯油照亮四周,风中传来的磬声在重重楼阁间鸣响。我的居所隐藏在三峡之中,那里的清净也和这洞天差不多。 真希望什么时候陶道人你能驾着鹿车,到西林的山丘来拜访我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