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功待制所藏醉道士石

天官夜燕琼楼春,一官大醉颓穹旻。 飞光贯地若素练,百里鸡犬声纷纷。 吹风洗雨岁月古,化此顽石良悲辛。 楚山之老颇知异,濯以涧底清漪沦。 霓裳仿佛认羽客,楮冠数寸横秋云。 空斋昼闲戏一击,琅然哀韵还清真。 我闻天官天所陈,虽复暂屈终当申。 烈风迅雷一朝作,却上苍苍朝紫宸。

译文:

天上的官员在琼楼里举办夜宴,正值春日,其中有一位官员喝得酩酊大醉,仿佛要倒在那苍穹之中。 一道光芒如白色的绸缎般贯穿大地,百里之内鸡犬的叫声纷纷响起。 经过风雨的吹打洗涤,岁月悠悠流逝,这位醉道士化为了这块顽石,实在是令人感到悲辛。 楚地山中的老者察觉到这块石头的奇异之处,用山涧底部清澈的涟漪之水将它洗涤。 从石头的模样仿佛能认出那身着霓裳的道士,数寸高的纸冠好似横在秋云之中。 在空旷的书斋里,白天闲暇时试着敲击这块石头,它发出清脆悦耳又带着哀伤韵味的声音,纯净自然。 我听说天官的设置是上天安排的,即便暂时遭受委屈,最终也会得到伸张。 一旦狂风迅雷大作,这位化为石头的醉道士将会回到那苍茫的天空,去朝拜天帝的宫殿。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