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固舍人挽辞 其一

命世高标见实难,狂澜既倒頼公还。 学穷游夏渊源际,文列班杨伯仲间。 落落声尘随逝水,滔滔论著在名山。 凄凉四海门人泪,想对秋风为一潸。

译文:

在这个时代想要见到像曾巩这样有杰出品格和才学的人实在是太难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坛风气就像汹涌的狂澜已经倒下,全靠曾巩公力挽狂澜,让其恢复了应有的秩序。 他的学问十分高深,深入探究到了子游、子夏等先贤的学术根源之处,其学识之渊博令人惊叹。他的文章文采出众,能和班固、扬雄相媲美,在文坛上的地位与他们不相上下。 如今,他那超凡脱俗的名声和事迹就如同那逝去的流水一般,渐渐远去了。但他滔滔不绝写下的众多著作,就像藏在名山之中的珍宝,永远流传。 四海之内他的门生们都沉浸在凄凉悲痛的氛围里,那伤心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想来他们面对秋风,也会为老师的离去而伤心落泪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